「出去就會死掉?」孩子過度擔心疫情怎麼辦?面對孩子的焦慮,爸媽可以這麼做!

1 / 1

疫情導致全國停課,除了學習,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大人的關心。心理師提醒,有些孩子會過度擔心疫情,擔心被感染或是親人離開。面對不同年齡層有不同的討論方式,但最重要的是真誠的討論,不隱瞞疫情的嚴重性,也照顧好大人自己的情緒,一起平穩地看待疫情。

疫情嚴峻,全國停課、警戒升級,該如何和小孩談疫情?心理師談到,疫情會引起大人焦慮,孩子也會受影響,擔心被感染或是親人會離開。與其隱瞞疫情的嚴重性,不如開放的討論各種疑問。心理師也不約而同的說,孩子也會擔心疫情,不論面對哪個年齡層的孩子,都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開放且可以討論;在面對孩子的各種疑問,也要儘量真誠以對,才不會讓孩子多做衍伸,有不正確、不真實的想像。

(圖片來源:Pexels)

該如何和不同年齡的孩子談疫情?《親子天下》邀請心理師為不同年齡孩子的家長提供建議:

學前兒:不用過度隱瞞疫情

諮商心理師陳志恆以自己的經驗表示,小孩目前不到3歲,在疫情變嚴重前,每次從保母家把小孩接回來,他都會先帶孩子去公園玩再回家;但在疫情變嚴重後,他不再帶孩子去公園,卻沒向孩子解釋疫情,導致孩子很容易鬧脾氣。結果有一天在回家路上,孩子問他:「今天是不是也不能去公園?是不是因為疫情很嚴重?」

「我一直以為孩子小不會懂,但是保母很開放的向他們解釋」,這個經驗也讓陳志恆理解,只要用簡單的方式向孩子說明疫情,即便是小小孩也能夠理解。他建議可以向孩子直說,「有一個傳染病,怕大家互相傳染都生病,所以我們得待在家裡。」

米露谷心理治療所所長駱郁芬也建議,如實地告訴孩子真實情形,不去否認事情的嚴重性,但是不過度使用災難性的話語,譬如不用講「出去就會死掉」,但可以用簡單的方式告訴孩子,譬如,「就像是平時感冒要在家休息,現在很多人感冒,所以很多人在家休息」

基隆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兼任心理師鍾依靜也說,可以善用繪本來談論疫情,透過一些相關的繪本或故事,協助學前兒了解病毒、免疫和疫情的狀況。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Pexels)

學齡兒:專注在「能做的事情」上

駱郁芬談到,學齡的孩子,已經有理解和表達能力,學校也談過很多,父母或許不用再做額外的解釋,但是可以告訴孩子,在這個情況下可以做什麼?有什麼保護自己的方式?或是在家除了上課以外,還能做些什麼?

陳志恆也認為,國小以上的孩子一定可以理解疫情,但是父母可以多留意的是小孩的焦慮情緒。他談到,新聞一直重複疫情的訊息,加上網路也充滿相關新聞,有些孩子就會開始擔心:自己被感染、家人被感染,甚至是親人的離開,「有些孩子可能會擔心爸媽會死掉」;或者住在疫情熱區的孩子可能也會擔心,回歸正常生活後,會不會受到排擠或異樣眼光?他建議,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異狀,特別是在看完疫情新聞之後的情緒起伏很大,或是欲言又止,可以適度地關心孩子:你有什麼感覺?是不是會害怕?會擔心嗎?擔心自己生病嗎?還是擔心爸媽生病嗎?

同理孩子的情緒後,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怎麼做來保護自己、保護家人」,譬如每天讓孩子幫忙消毒家裡環境、少出門、常洗手等,讓孩子能對生活有些控制感。

鍾依靜則建議,家長可以陪同孩子看疫情新聞、包含國際的疫情資訊等,避免接受到不正確的資訊或不必要的恐慌。

留意孩子可能出現的焦慮行為

最後,心理師也提醒,有些孩子也會過度焦慮,父母可以透過觀察,關心孩子是不是內心焦慮。陳志恆說,要留意這些行為是否與疫情相關,就是要對比孩子在疫情比較緩和時,是不是有這樣的行為,或有變嚴重的傾象,就有可能是疫情引起。

孩子過度焦慮的行為可能有食慾不振、眼神放空、呆滯、魂不守舍、坐立難安、經常捏自己、緊握拳頭、咬指甲等,或是孩子開始失眠、做惡夢等。

駱郁芬強調,嚴重一點的孩子會開始有退化行為,譬如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突然尿床,都有可能是在尋求安全感。又或是孩子變得脾氣暴躁、易怒,一點小事情就炸開。駱郁芬提醒,也可能是孩子內心有很多不舒服。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面對孩子可能的焦慮,心理師建議要和孩子好好討論,提供正確的訊息。或是親子一起做一些比較舒服的事,譬如一起聽音樂、看書、泡澡,烘焙、或是幫彼此按摩,紓解壓力。

大人先調適好,孩子就能安定

此外,陳志恆也提到,全國停課讓孩子的社交生活變少,只能整日和父母相處,長期下來難免會有一些失落感、親子衝突。他建議,父母可以約定時間,有限度的放寬網路使用,讓孩子透過網路和同學聊聊天;或是利用線上學習的課前、課後時間,讓孩子間有互動的機會。

鍾依靜提醒,大人的情緒也會影響小孩,孩子會透過鏡像神經元模仿和學習家長對於疫情事件的感受與行為,倘若家長焦慮不安,孩子也很容易會感受到焦慮不安。因此她提醒家長,調適好面對疫情的心態與情緒,孩子也就比較能夠平穩安定的看待疫情對生活帶來的影響。


(圖片來源:Pexels)

 

👉🏻  居家避疫也要好好過,不無聊、不抓狂的學習與生活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本篇文章由【親子天下】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rain

#學前兒 #學齡兒 #焦慮 #父母 #疫情 #育兒 #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