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也有「易暴走兒」嗎?小孩常見6大情緒行為,心理師帶你一一破解!
面對小孩動不動就發脾氣,吃飯、洗澡、寫作業拖拖拉拉,經常講話講不停、跑來跑去,或每天嚷著「我不會」、「我不要」、「我不行」……,大人如何輕鬆有效的教出不暴走的孩子?
(圖片來源:ACphoto)
文/ 王惠英(未來Family記者)
你家的孩子有不專心、動不停、不耐挫等狀況嗎?當大人和小孩的相處時間變長,原本存在的情緒行為問題就更容易被放大,考驗教養的基本功。
每一個小孩都有與生俱來的氣質,也就是對外在環境和內在狀態的反應傾向。比方說在嬰兒室中,可以觀察到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可能哭得很大聲、很用力、全身漲紅;有的哭起來就像小綿羊般咩咩叫;有的則只是動一動,感覺似乎不舒服,卻又不會哭出來……。
「先天氣質猶如原廠配備,沒有好壞之分,但後天教養可以引導孩子做出較有建設性的反應及行為。」宇寧身心診所臨床心理師、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李筱蓉說。
舉例來說,一個人會生氣不見得是壞事,因為有生氣的反應才會有進一步的行動。李筱蓉認為,大人與其告訴小孩「不要生氣」,不如引導孩子做有建設性的行動和改變,譬如克服困難去完成一件事。
以下是李筱蓉針對小孩常見的6種情緒行為,提供相關的分析與解方。
類型1:小孩愛生氣,表情經常看起來「懊嘟嘟」或有更強烈的情緒表達,家長生動的形容為「他又爆炸了」。
情緒本質是一種先天氣質。如果小孩較容易注意到負面訊息,經常用生氣表達情緒,其實也有重要的意義。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包括不能做想做的事、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預期的事沒發生等,就會引發生氣的情緒反應,接著可能對自己或別人採取攻擊的行為,例如打自己、罵人、摔東西等。
大人通常對小孩生氣的耐受性較低,碰到小孩生氣時,會直覺想要消滅生氣的情緒;小孩感受到強制性的負面回應,情緒會更負面激動,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其實你可以這樣做:
- 盡量保持淡定,不要被小孩的情緒牽著鼻子走,才能帶孩子「降溫」。
- 激動時身體會緊繃、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握拳、手腳僵硬……,大人可以像鏡子一樣,反映出我們看到小孩的狀態。比方說「媽媽看到你講話變得很大聲」、「你的臉都漲紅了」等,協助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
- 深呼吸、走一走、動一動,引導小孩做身體的放鬆,帶動情緒的放鬆,讓心情慢慢穩定下來。
-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也就是先同理情緒(通常講對了小孩的心情,他就不會那麼生氣)後,休息一下,再討論如何解決問題。
「用罵的比較快,但無法教小孩處理自己的壞心情,下次遇到類似的情境時可以有較好的表現。」李筱蓉提醒,教養是一個過程,最終目的是希望小孩有照顧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不要奢望小孩一次就能做到,而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
類型2:小孩經常不專心,稍有風吹草動就分心,吃飯、洗澡、寫作業也拖拖拉拉,媽媽忙完一圈後發現他幾乎還在原地,簡直快冒火了。
注意力分散度是先天氣質的向度之一,但注意力的調節和管理,與大腦前額葉的發展有關。小孩是否有注意力缺失的問題,先觀察環境是否充滿令人分心的事物,例如在客廳寫功課,電視正在播放卡通,當然很難專心;接著看小孩正在做的事,是否太過單一、重複或與自己無關,也會容易分心;最後才是看小孩否有需要關注的發展問題。
李筱蓉指出,很多大人帶小孩就醫,通常與學習表現有關,包括上課不專心、考試粗心大意、做事丟三落四等。小孩並非故意要分心,也不是大人口頭教導就可以改進的。其實你可以這樣做:
- 吃好、睡飽、適度運動、規律作息,可以為注意力打好基礎。尤其上課、補習等太多的靜態活動,對大腦注意力的耗損很大;反之,適度運動有助提升專注力及延長專注時間。
- 排除環境中會讓孩子分心的事物。找一個固定位置,將桌面收拾乾淨,附近不要有公仔、玩具等,也要將手機、電腦擺在不容易取得的地方。
- 小孩不喜歡太單調、重複的作業,但仍必須完成。可以根據時間或工作項目,將作業切分為小段落,然後專注完成每個小段落,小段落之間休息。
- 大人不要一次給太多或太抽象的指令(例如你要好好複習功課),而必須是具體明確的指令(例如複習功課的做法和步驟),最好條列化,甚至要求孩子複述一遍或重點摘要。
小孩無法持續專注,不只影響學習,連吃飯、洗澡、寫作業等都會拖拖拉拉的。李筱蓉說,讓小孩每次專心做一件事,10分鐘也好,「慢慢累積成功的經驗是很重要的訓練」。
類型3:小孩喜歡唱反調,被大人解讀為「不聽話」、「不配合」或「叛逆」,容易形成親子之間的對立關係。
小孩在2、3歲時開始有自我意識,就會有不同的意見。李筱蓉談到,臨床上看到很多父母會認為「我是老子,你是小子,你要聽我的」,倘若覺得小孩是故意在唱反調,通常會更火大,但大人需要練功,不被激怒,才能思考如何給予適切的教養。其實你可以這樣做:
- 小孩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大人的期待不一樣,不要負面看待,觀察是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小孩的意見可能不成熟、不可行,但不一定是「不對」的,重點在如何幫助小孩思慮更周全、更成熟,避免各自僵持不下。
- 既然小孩有自己的意見,就給予表達的機會,讓他更完整的論述出來。大人可以藉由提問和給予回饋,幫助小孩練習意見的組織和表達。
- 小孩有不錯的意見,在合理可接受的範圍內,可以讓他去嘗試看看,在自然後果下學習「負責任」;如果小孩的意見真的不可行,就用平和的態度、中性的語句,說明他需要配合完成的事。
隨著小孩的年紀增長、認知能力愈來愈好,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意見,對大人不再言聽計從,帶來更大的教養挑戰。大人要能夠引導孩子學會分析判斷,做出負責任的選擇,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吃什麼」、「穿什麼」或「做什麼」。
類型4:小孩好像有永遠用不完的精力,經常坐不住、動不停,可能拚命講話、東摸西摸、跑來跑去,令人傷腦筋。
活動量是先天氣質的向度之一,活動量高者,精力旺盛、甚至睡眠需求也不那麼高;活動量低者,喜歡較靜態的工作。活動量高的孩子經常坐不安穩,要求他坐好,他可能會扭來扭去、抓抓頭髮或皮膚、甩甩筆、摸摸橡皮擦或講講話,全身上下至少要有一個地方在動。
「小孩不只肢體動,心情也會躁動,例如不給3C,就會感到很無聊、很煩,」李筱蓉坦言,近10年智慧手機加上無線網路的蓬勃發展,令醫界感到很困擾,只要接觸就有成癮的風險。其實你可以這樣做:
- 在教養上不是把小孩「圈住」,處罰他不准動,而是提供充足的運動機會,例如跑步、跳繩、打球等,滿足「動」的生理需求。
- 讓小孩的「動」是有建設性的,而不是搞破壞。例如老師請小孩當小幫手,擦黑板、拿教具、唸課文、收本子等;家長也可以請小孩幫忙撿菜、剝果皮、整理、跑腿等,在安全前提下有動一動的機會。
- 練習自我控制,做到動靜皆宜。比方說玩「1、2、3,木頭人」的遊戲,也可以玩其他跑跑跳跳的遊戲(如鬼捉人、跳房子),配合穿插靜態的活動(如看書、說故事、拼圖、堆積木或桌遊),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增加可以靜下來的時間長度和參與的範圍。
類型5:小孩不耐挫,經常輸不起、遇到困難就想放棄,可能被形容為「爛草莓」、「玻璃心」,令人好擔心。
一個人的挫折耐受力較差,除了先天反應閾低(敏感度高)以外,更大是後天經驗的回饋。「我不會」、「我不要」、「我不行」,這類型的孩子經常逃避或放棄,可以不用面對失敗,但也遠離成功的機會,同時較缺乏信心。
李筱蓉強調,「孩子很小的時候,對失敗沒那麼恐懼,但大人的回應會產生很大影響」。大人看到孩子事情沒做好,指責、嘲笑、過度保護、眉頭一皺、嘴巴發出「嘖」一聲或甚至沉默5秒鐘等,都會讓孩子感覺到失敗是可怕的事。因此,大人要非常小心自己的回應。其實你可以這樣做:
- 不管小孩做的對錯好壞,大人都是站在陪伴與輔助的角色,給予建設性的正面回應。例如告訴孩子做到了哪些事情、是否有進步、肯定不逃避和不放棄的態度等,不要以成敗論英雄,努力的過程也要被看到和肯定。
- 如果小孩碰到失敗的挫折,不要大驚小怪或災難化,而是較客觀的描述失敗的經驗。例如孩子與同學鬧彆扭,可以帶他去想想彼此是否有誤會、對方的情緒感受或結交其他朋友的可能性等。
「如果在失敗的過程中,大人可以給予較多的支持及陪伴,小孩就比較不會害怕失敗。」李筱蓉說。
類型6:小孩很霸道,自我中心、命令別人、難溝通或不講理,「只要我想要,就要立刻得到」,完全不顧別人的需求及感受。
李筱蓉表示,「自我中心」是小孩發展必經的歷程,但從自我中心到「去自我中心」,也就是學會觀照別人、體貼別人、甚至兼顧自己和別人的需求,的確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夠發展得很好。「小孩2、3歲時就可以開始慢慢教,幫助他能夠和別人好好的溝通及互動,」她說。
霸道的小孩在群體容易產生人際困擾,包括手足之間嚴重的競爭對立,或在學校遭受排擠、別人不聽他的就會很生氣等。其實你可以這樣做:
- 愛與管教要同步並進,避免過度溺愛,養出霸道的小公主和小王子。
- 大人以身作則,避免經常下指令、沒有溝通的機會,小孩才不會有樣學樣。
- 小孩有不適當的言行舉止,要有耐心的給予回饋,協助調整表達方式。例如「你這樣說話,讓我嚇一跳,以為你在罵人」、「你聽起來好兇,讓我有點害怕」……,讓孩子跳脫自我中心,知道別人看到或聽到後可能會有的反應;同時示範如何做出較適當的回應,以及發展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式。
- 小孩可能具有領導的潛質,在合理的範圍內可以讓他自己做決定。例如布置自己的房間、認養要分擔的家務等,但要遵守共同的遊戲規則。
李筱蓉說,「高EQ,指的是可以適當的處理負面情緒,同時把正面情緒最大化」,當孩子能夠把自己的情緒照顧好,有辦法與別人好好相處,就會有更好的發展。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合作網站/#未來Family
#唱反調 #小孩情緒處理 #心理師 #愛生氣 #未來Family #發脾氣 #親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