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如修行」每個人都可能撞鬼!呂秋遠律師:做好這件事,鬼也難嚇你
呂秋遠直言,婚姻如同修行,並不是靠著恆久忍耐就有恩慈,而得要認真經營;他也提醒,無論是在婚姻中或是人生中,習慣依賴別人的人,就得承擔哭泣的風險。
(圖片來源:未來親子/三采文化)
文/ 黃啟菱(未來Family記者)
當了一輩子的家庭主婦,另一半卻臨老入花叢,翻臉不認人;以為攀入豪門此生高枕無憂,離婚之際,才發現對方名下全是婚前財產;遭受家暴、情緒勒索,卻為了給孩子完整的家而苦苦忍耐;努力打拚想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結果對方急著想離婚,只為能分得財產快活去…
這一樁樁家庭糾紛,聽來或苦情、或悲涼,或驚悚、或殘酷,每個人多多少少都聽聞過,卻覺得總不至於發生在自己身上。
律師呂秋遠將其統稱為「家庭鬼故事」,並且直言:每個人都有可能撞到鬼。
這些鬼故事,倘若上了法庭,終究各有適用的法條,因應的解方;但在撞到鬼之後,若還想好好的過日子,就得看個人的內功了。
如何趨吉避凶?呂秋遠說,很簡單,讓自己更好,全方位的獨立自主,「當你能承擔的愈多時,鬼故事就不可怕了,因為你都能處理;相反的,當你內在能量愈低時,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覺得很可怕。」
他強調,如同《小王子》中所言:「習慣依賴別人的人,就得承擔哭泣的風險。」建議大家要優先照顧自己的情緒、培養自己的能力,永遠別忘了自身的主體性。
呂秋遠最近出了生活法律雙書《幸福了,然後呢?:你該知道的家事法律》、《預見熟年的自己:老後自在的生活法律》,分享了許多他曾經手的家庭鬼故事與相關的法律觀念,點出許多人不想直視的難題或難堪。他也接受了《未來family》的專訪:
Q1:你曾再三強調,婚姻關係是種修行,就你觀察,「修行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什麼呢?
A1:最常見的原因,在於過度仰賴他人。當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寄望交給另外一個人,就會開始想改變對方,然後產生很多不開心、不滿,日積月累下來,就會成為關係破裂的原因。
這衍生出兩個思考點,第一,自己要好好培養能力,要能自立、照顧自己。例如進入婚姻後,一方負責做家務勞動,另一方負責賺錢,習慣仰賴對方拿錢回來的人,可能會漸漸忽略了自己是否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未來萬一關係生變,會沒有自己走下去的勇氣。
我建議,在一段關係中,每個人時時刻刻都不要忘記問問自己:「沒有對方,我能不能活下去,而且活得開心、愉快?」
第二個思考點是,別老是想改變別人。很多時候,我們會想要改變或控制對方,當對方不順我們意時,就開始會情緒勒索了。
不論是婚姻,還是人生,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有沒有讓自己成為獨立完整的人。如果自己不快樂,就沒辦法讓身邊的人快樂;做決定之前,要自己心甘情願,而不是為了對方付出,這樣就不用擔心「沒辦法回收」。
健康的心態,能讓關係走得比較長久,即便未來對方背叛了,自己也會比較釋然。別人的選擇不代表是你的選擇,把別人選擇放進自己的考慮中,難免失算、失望、失敗。
不過,處理訴訟有時跟宗教、哲學很類似,強調自省,觀念旁人能說,但終究得自己想通。
Q2:你在新書中寫了許多家庭內的糾葛,還稱其為「家庭鬼故事」。如果每個人都有可能碰上這些鬼故事,那該怎麼辦呢?
A2:雖然人人都可能撞到鬼,但只要你心智夠獨立,鬼也很難嚇到你。
用鬼故事來統稱,大家很有共鳴,但其實這對鬼很不公平!鬼才沒有那麼多心機呢,但人把心機用在欺騙或情緒勒索時,是很嚇人的。
家庭鬼故事可以大致分為「內憂」跟「外患」兩種。所謂內憂,就是家裡的各種問題,以情緒勒索為大宗;至於外患,例如外遇、工作上或經濟上的壓力等等。一般來說,外患問題還小,大家能炮口向外、一起克服,內憂則比較難搞。
比方說,另一半外遇了,心智夠獨立的人,不會只想著該怎麼報復,而是會去瞭解「鬼故事是怎麼發生的?來龍去脈為何?」、「我要離開這個家,還是繼續跟鬼相處下去?」、「如果選擇跟鬼共處,對方到底還有沒有救呢?」不夠獨立的人,就只能哭泣,或是被動的等待對方做出選擇了。
又例如,被家暴了,受害的那一方請求了保護令之後,還是覺得不被愛、被背叛,甚至發現以前深信不疑的其實都是假的,難以承受。
常有人問我:「放不下這段感情怎麼辦?」我總回答:「你就是還不夠痛,所以放不下。」可不可以不要那麼痛、就懂得放下?讓關係回到「我愛你、你愛我,我們一起走過人生當中的某些時間。」而不是背負了什麼責任、義務,當人碰到不想做卻還是做的事情時,最容易見鬼。
這些道理說來容易,要真的明白得靠自己。當自己愈獨立、能承擔的愈多,就愈不怕碰到鬼故事;相反的,自己的內在能量愈低,愈覺得到處都是鬼,任何風吹草動、一點點小事,都會覺得很可怕。
Q3:你不斷強調,希望每個人在婚姻中都要能獨立自主,那你給家庭主婦什麼建議呢?
A3:首先,「家庭主婦」這個名詞需要調整,可以稱呼自己「家務勞動者」,配偶在外工作,而你選擇在家工作,給自己這樣的稱呼、有這樣的信念,第一步的尊嚴才能確立。很多人自己都不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有價值,那也不必再多講了。
最常見的狀況是,雙方剛結婚時,都說「我養你一輩子」,隔幾年後,老公開始說「隔壁王太太都怎樣怎樣」,再過兩、三年,開始說「你是米蟲」。如果這時對自己沒自信,很容易跟著另一半或外界眼光貶低自己。
所以,第一步要肯定自己,然後再往下練習,逐步建立自己的主體性。
在家做主婦沒有薪水怎麼辦呢?我建議要跟先生談「自由處分金」,每個月至少要拿多少錢,顧小孩、做家務,都有產值,要有這樣的自信,別每個月拿錢後還得叩謝皇恩。做家務不是見不得人的工作,也不是米蟲。
接下來有機會就要想一想,自己的專業會不會生疏,以前的知識技能還在不在,如果有餘力了,不妨每天花點時間複習。例如,原本在產業界上班的就看看商業雜誌、掌握市場脈動;原本做設計美術的就學點新的設計軟體等等,重點是,不要跟社會脫節的主體性。
有空時就要常想「30年後我有什麼?」當然大家都希望能白頭偕老,但如果你五十幾歲時碰到鬼,老公外遇了,該怎麼辦呢?當了某某太太一輩子,卻突然一無所有,沒有他那個光、就沒有你這個影。
那時,iPhone說不定都出到28了,如果沒有特意累積,30年以後,我們有的只有坐骨神經痛或肌少症。
假若老公不願意給自由處分金,或不願支持自己進修,那就得考慮到外面找工作了。別老是想著犧牲自己、照亮別人,要找到主體性,讓自己方方面面的更好。
Q4:你雖然還沒當爸爸,但看遍世間風雨,本身的成長歷程也很特別,你認為,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事情有哪些?
A4:我認為有兩件事情最重要,第一是要教會孩子「快樂」,第二則是要教會孩子「給予自己正確的評價」。
很多父母都期待孩子要比別人好、這一代要比下一代好,即便孩子表現不錯了,可能還是用負面言語要孩子再努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也很容易給自己負面的評價。
以前曾經流行過一款桌遊叫「幸福人」,它跟「大富翁」很不一樣,「大富翁」要投資不斷房產、想辦法讓別人倒閉,才能取勝,而「幸福人」則是玩家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就行了。
遊戲的目標,是達到60分,這60分包含「快樂、榮譽、金錢」三部分,可以自己調配比重,例如快樂40分、榮譽10分、金錢10分,當然也可以金錢就占60分。先達到分數的玩家,就可以畢業了。
這款桌遊教會我,人生目標是很多元的,而且重點是自己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
我從小接受的教育不是很適當的,但運氣還不錯,當了律師之後,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慢慢發現幫別人解決問題是我最快樂的事情,倒不是因為賺了多少錢,而是因為在過程中我也有很多收穫。
我如果說,在思考人生目標時,快樂應該是第一優先,很多人會不以為然,認為名利才重要;但若是從小就告訴孩子得追求特定成就、金錢名譽至上,孩子不會快樂的,長大後只能一直為童年療傷。
快樂是自己能給自己的,關鍵在於給自己正確且適當的評價,而不是用外界眼光看自己、貶低自己,唯有如此,才能進一步釐清自己喜歡什麼、目標是什麼。婚姻是種修行,人生更是種修行,在其中,「自己」永遠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合作網站/#未來Family
#呂秋遠 #夫妻 #夫妻相處 #婚姻 #家庭 #家庭鬼故事 #未來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