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童」讓家長心好累!已盡力還是被說沒在教—來自家長的5句內心話
大家常戲稱帶6歲以下的幼兒就好像在帶「半獸人」,特別是2至3歲的孩子正值「貓狗嫌」時期,非常有主見的同時卻還無法掌控情緒,不僅在家中,連出門在外也經常暴走,令爸媽心力交瘁。有時候爸媽明明已盡心盡力教育孩子、從不放任也不寵溺,卻因孩子常常無預警大哭大鬧,而被路人側目議論,甚至被說沒在教孩子……明明該做的安撫都做了、也將孩子帶離開現場,背負在爸媽身上的教養壓力卻揮之不去,這樣的「厭童文化」真的讓父母心好累!
(圖片來源:Pexels)
你聽過「厭童族」嗎?
近幾個月,中國大陸的社群媒體開始討論起了「厭童」這個話題,指的是部分成人對於哭鬧的孩童感到特別厭煩、無法忍受,甚至排斥與任何孩童近距離接觸,而這個現象在近幾年似乎越來越普遍。有些人認為應該規定年紀太小的孩子不能進入電影院或乘坐大眾運輸,或至少應該要設立「禁止孩童進入」的車廂;有部分餐廳則因明確表明謝絕孩童而獲得大量網友的支持,但也有許多孩童的家長認為這樣的規定不合理,掀起了兩派論戰。
此外,幼兒父母更常遇到的是明明孩子才剛哭了兩聲,就被路人指指點點,甚至可能還會對父母直言「只會生不會教」、「太寵小孩才會這樣」、「小孩還是要打才會乖一點,講道理沒用」,僅透過三言兩語就否定了爸媽過去對孩子教養的付出,令人感到灰心。
(圖片來源:Pexels)
幼兒父母的內心話
對於這樣的厭童風氣,我想有孩子的爸媽應該都很有感吧!可是,孩子的狀況真的百百種,平常乖得像小天使的孩子也有可能突然因為一件小事而大哭,難道在孩子升上小學以前,幼兒父母都不應該帶孩子出門嗎?簡直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對於這些「指控」,小小孩父母的內心話又會是什麼呢?
爸媽內心話1-「不是小孩會哭鬧,就代表我們沒在教!」
對幼兒不了解的人,經常會誤解「小小孩會在外面哭鬧=家教差」,但孩子因為大腦發展還很不成熟,在情緒控制方面是真的非常不易,即使再穩定的幼兒,都還是有可能會在外哭鬧,特別是家有高敏兒的家長肯定心有戚戚焉,真的不是大人都沒在教!
爸媽內心話2-「如果事情這麼好解決,我們又怎麼會希望造成他人困擾?」
許多厭童族認為哭鬧的小小孩家長往往沒有同理心,不懂得設想空間內其他人的感受,但是安撫孩子有時就像個不可能的任務,並不是三兩下就能搞定的……除非是不可理喻的恐龍家長,不然大多數的家長可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造成他人的困擾呀!
(圖片來源:Pexels)
爸媽內心話3-「孩子會哭就不要帶出門,根本是天方夜譚。」
厭童族的經典名句:「孩子會哭就不要帶出門啊!」乍聽之下很有理,但眾家長絕對一致高呼「不!可!能!」。這並不是表示有孩子的家長都很自私,而是孩子真的不可能一直關在家不出門,特別是沒有任何後援的家庭,6歲以下的孩子可不能將他獨留家中啊。
爸媽內心話4-「我們會盡量把干擾降到最低,但也希望旁人多一點點包容。」
雖然說放任孩子在公共空間吵鬧的家長確實該檢討,但也有許多家長是已經非常努力降低干擾,仍然被旁人說教。希望「厭童族」在看到家長已經很努力地試圖降低孩子的干擾時,可以稍微多一點點包容,如果實在受不了可以禮貌性提醒對方自己深受打擾,但千萬別以指責的態度來面對這些已經盡力管教的父母。
爸媽內心話5-「我堅持不吼罵小孩,不代表我在寵溺!」
亞洲人普遍對傳統的打罵教育習以為常,常認為兇孩子、打孩子才代表有在教育孩子,執行正向教養的家長總是被誤會太寵小孩。如果你看見哭鬧的孩子家長沒有對孩子吼罵,也請不要任意斷定對方就是在寵溺孩子喔!
(圖片來源:Pexels)
「厭童文化」的合理性?
隨著「厭童文化」愈演愈烈,許多人從原本只是討厭不管教孩子的家長,演變成討厭調皮的孩子,現在甚至有許多人是看到孩子就莫名地很討厭,而當這樣的言論出現時,往往還會得到許多人的附和。然而,「厭童文化」真的如此合理嗎?
當我們聽到有人說「我只要看到男人/女人/黑人/黃種人……我就覺得很討厭!」你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呢?
「哇,這個人在公然歧視嗎?」通常是這麼想的,對吧!而討厭「孩子」這整個群體,為什麼就不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種歧視言論呢?這或許值得大家去深思。
(圖片來源:Unsplash)
孩子的哭鬧行為不只與父母的教養方式和身教有關,也與孩童的天生個性、大腦發展程度有所關聯,希望無論是已生育或是未生育孩子的成人,都能夠給彼此多一點的包容與體諒,大家都辛苦了!
【延伸閱讀】
你認同嗎?餐廳規定「兒童吵鬧要收費」!小小孩老愛尖叫該怎麼應對?
小孩哭鬧時千萬別說這些話!傳授3秘訣+10金句,讓孩子遠離情緒風暴!
培養情緒穩定、專注力,6歲前是關鍵期!專家5心法陪孩子練出好習慣~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撰文編輯 #Le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