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育兒|育兒經常理智斷可能是「內在小孩」作祟!學會自我療癒讓教養變簡單~

1 / 1

我們總以為自己的心靈已經隨著身體年齡逐漸長大,但其實每個人的心裡都還住著一個「內在小孩」,簡單來說就像是心裡住著一個童年時期的自己,「內在小孩」甚至在無形中決定了我們教養孩子的方式。以下就來詳細和大家談談什麼是內在小孩、為何內在小孩會影響我們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療癒內在小孩吧!

(圖片來源:Pexels)

 

內在小孩是什麼?

「內在小孩(Inner Child)」的概念最初是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所提出,如同字面意思,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位孩童,這位內在小孩其實就是孩提時期的自我。我們過去在童年所經歷過的所有經驗都在在影響著我們的內在小孩,無論這些經歷是美好或是悲傷的,並且一直到我們長大成人後都仍左右著我們的行為表現。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生長在有愛的家庭的孩子通常也較懂得愛人;童年遭受暴力陰影的人即便出了社會可能都還極度害怕與人社交。

(圖片來源:Pexels)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內在小孩會影響我們的教養方式?

我們大部分的行為都受內在小孩影響,童年就受正向教養長大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要對自己的孩子實行正向教養通常比較容易,因為他們自己就是受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對他們來說,調節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鼓勵就跟重新經歷自己年幼時的日常一樣,並不是什麼陌生的事,甚至他們本就覺得應該要這樣做。

而如果是受傳統打罵教育長大,卻仍朝著正向教養的方向努力的父母,可能會好幾次在遇到教養瓶頸時陷入「我不打小孩是對的嗎?」的自我懷疑中,因為打罵對童年的自己來說是家常便飯,不知不覺這樣的教養方式可能早已成了原始的衝動,當孩子不聽話時就會燃起一股很想教訓孩子的無名火,在正向教養的路上必須不斷壓抑這股衝動,其實是非常辛苦的。

(圖片來源:Pexels)

 

身為父母,如何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其實有很多人都是從前受打罵教育長大,卻仍堅持走上正向教養的道路。如前段所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肯定會有許多的拉扯—「小孩鬧脾氣的時候,我直接打他、吼他,不是就一秒乖乖了嗎?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去處理?」、「同一件事我苦口婆心講了這麼久,他卻只有微小的進步,這樣做真的比直接動用棍子還好嗎?」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懷疑,甚至會想著「我以前也是被這樣對待的啊……我也沒有因此走歪啊」,讓自己的內心愈來愈動搖。

 

是啊,也許我們並沒有因此而走歪,甚至有許多人會感謝父母過去用棍子對自己嚴加管教,不過打罵對我們的負面影響其實早就深植心中,成為內在小孩的一部分,自己並不那麼輕易就能察覺,卻不知不覺影響著我們如何對待孩子。「我過去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所以我這樣對待你並沒有錯」這樣的思維經常促使我們做出理智上不想做的事。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圖片來源:Pexels)

 

如果你察覺到自己在教養的過程中總是有類似的糾結,不妨在當下深呼吸、閉上眼想一下,「如果這個孩子是小時候的我,我希望大人用什麼方式教我?」那麼怎麼做才是對自己來說最問心無愧的選擇?其實答案就呼之欲出。

而在做出決定以後,也希望爸媽們不要持續被內在小孩左右,一直讓「我小時候都沒有像我的小孩這麼幸福」等想法繼續盤旋在腦海,如果看著眼前的孩子能看到過去的自己的縮影,那麼當你使用自己年幼時所渴望而未被滿足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在小孩也在一次次的經驗中逐漸被療癒,最終也就能好好跟過去受傷的童年和解、好好理解現在眼前的這個孩子,不再輕易地想對他責備或辱罵了。

(圖片來源:Pexels)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並在學習當父母的路上,一邊好好療癒自己,跟幼年的悲傷經驗好好和解吧!當我們的內在小孩隨著自我療癒的力量長大了,教養過程的崩潰感也就隨之減輕了。

 

【延伸閱讀】

心理學育兒|善用「畢馬龍效應」讓孩子越變越好,爸媽的態度是關鍵

「身心都爛掉···每天都想哭」丁文琪的崩潰育兒心聲,當媽的一定感同身受!

別被孩子的情緒綁架!當小孩崩潰大發脾氣時,7句話幫助你冷靜面對

 

波波媽咪兒也有IG帳號啦!趕快手指一動加入我們:@popmama_mag

還有臉書粉絲團也別忘囉~~歡迎一起來這個小天地吸收媽咪的流行新知,偶爾一起抱怨豬隊友和餓婆婆!>> 波波媽咪兒FB粉絲團

我是廣告,請往下繼續閱讀

撰文編輯 #Lexie

#內在小孩 #幼兒教養 #心理學 #榮格心理學 #正向教養